7月12日至17日,由广西师范大学联合同济大学师生组建“壮美边疆”邕百防三地行社会实践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南宁、百色、防城港等地,累计行程1540余公里,用脚步丈量祖国边疆,以研学感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用镜头记录乡村振兴,用宣讲传播民族团结故事,让“大思政课”的理论与实践在边疆大地上走深走实。
感受数字赋能发展,向大江大河注入青春创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在数字广西协同调度指挥中心,实践团参观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所获得的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案例,深入了解广西在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等领域数字化转型的生动实践,为广西经济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参观数字广西协同调度指挥中心
平陆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千年大计的工程、举全区之力建设的工程。实践团来到横州市平陆运河建设现场,深入了解平陆运河工程项目的开展情况。“在这里,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每天都有新的进度。”平陆运河项目负责人自豪地说。实践团与项目建设团队就平陆运河工程在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对边疆地区发展的战略意义进行座谈交流,帮助实践队员深刻理解“向海图强,开放发展”的战略意义,以及广西的机遇和优势。实践团员纷纷表示,要努力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在祖国边疆展现新时代青年的创业、创新姿态。
实践团与平陆运河项目建设团队开展座谈交流
在横州市平陆运河建设现场合影
重走革命先烈之路,让红色精神融入青春赤诚血脉
在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合影
实践团来到百色市沿着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百色起义纪念馆的路线寻访红色革命的痕迹,探索革命老区的新发展道路。
田东县是百色起义的策源地,在这里打响了百色起义第一枪。实践团在田东县先后参观了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二牙码头、红军会师广场、红军亭等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亲身感受邓小平同志当年“挺进右江”的战斗历程,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伟人勤政为民、廉洁自律的思想品格和优良作风。
在百色起义纪念馆,实践团师生重温了中国共产党在右江革命的斗争史,感悟邓小平、张云逸等共产党人在领导和发动百色起义时展现出“百折不挠、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团结奋斗”为核心的百色起义精神。实践队员文思晟说:“站在《千秋伟业》红砂石雕塑面前,总感觉有一股奋发向上的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要将起义精神薪火相传,让青春绽放在壮美边疆。”
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
在百色起义纪念馆《千秋伟业》红砂石雕塑合影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青春蓬勃力量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是在东兴市东兴镇公园社区随处可见民族团结的宣传语,实践团师生参观走进钟竹筠纪念馆、国门大讲堂、东兴侨批馆、中共防城县第一支部——东兴支部成立纪念碑,并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宣讲活动,厚植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爱国情怀,不断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在东兴市公园社区国门大讲堂,学习钟竹筠革命事迹
在东兴侨批馆合影
实践团队还开展了“壮美边疆·青春聚力”主题团课。从“僮族”到“壮族”名称变化的故事,讲述壮乡各族人民亲如一家、互助团结、艰苦奋斗的民族团结故事,激励新时代青年努力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当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
开展“壮美边疆·青春聚力”主题团课活动
踏上戍边固防边境线,将爱国卫国情怀写入青春壮丽誓言
实践团师生来到靖西市龙邦口岸实地查看口岸执勤现场、亲身感受着边境的庄严肃穆,大家的目光中充满了对祖国领土的敬畏与守护之情。站在中越741号界碑前,边检民警为实践团师生上了一节国防教育课,讲述中越两国的边境走向、界碑的历史沿革和界碑在国防建设中的重要意义,让师生们深切体会国防教育与自身息息相关,激发了青年心中浓烈的爱国卫国情怀,进一步增强了青年学生的卫国戍边意识和信念。
在中越741号界碑上国防教育课
在靖西市龙邦口岸合影
追寻文秀书记足迹,为扎根基层奉献青春无悔担当
位于广西乐业县新化镇的百坭村,曾是深度贫困村,也是“七一勋章”获得者黄文秀生前工作过的地方。实践团师生参观了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展览馆,追随第一驻村书记黄文秀的脚步感悟奉献基层的初心,循着“文秀精神”感受青春报国的使命担当。
“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来自广西师范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宋松洲表示将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主动下沉扎根一线,在基层教育教学岗位上,站稳“三尺讲台”,时刻牢记“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校训精神,为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观百坭村黄文秀先进事迹展览馆
黄文秀的驻村日记复印件
行走壮美边疆,读懂辽阔中国。一座座国门口岸正在焕发勃勃生机,一个个抵边村落逐步彰显发展活力,广西师范大学与同济大学“壮美边疆”邕百防三地行联合社会实践团深入走访广西重大工程、经济发展、红色文旅、民族团结、乡村振兴一线,在这堂行走“壮美边疆”上的大思政课中领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边疆治理方略的实践伟力,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激励青年学子写下国家开放前沿的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