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基层工作,以便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我校第六届研究生支教团富川分团四人到达了江华瑶族自治县桥市乡的“扶贫车间”进行调研学习。在当地领导的带领下,富川分团四人分别进入当地“扶贫车间”进行参观,这里政府采取的管理模式是楼上住人,楼下供当地贫困群众务工,主要生产和销售电子产品,如耳机线,耳机配件,五金配件等。据悉,江华瑶族自治县已认定的就业扶贫车间共有247家,涉及制衣、电子、纸品、木材、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吸纳8555个留守劳动力,其中贫困人口2518名,人均收入达18000元/年。
通过此次参观让成员们对“扶贫车间”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扶贫车间”是指将农民工返乡创业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鼓励返乡创业能人在村头、街道、小区和返乡创业园设置产品加工车间以及开展一定规模的“种、养、贸、游(旅游)”,带动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产业扶贫新模式。参观完“扶贫车间”后,在当地领导的带领下,富川分团四人还参观了当地政府为贫困户建立的茶场,充分感受到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发展立足当地的扶贫工作,积极拓展产品出路,在帮助贫困户脱贫的前提下继续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应该积极投身基层,要戒骄戒躁,扑下身子,扎根基层,通过艰苦环境完善自己,只有深入基层,虚心学习,努力实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能力素质,才能实现人生梦想,汇聚青春正能量,同心共筑中国梦。
(文/张述绍 摄/盘丹)
在扶贫车间里进行参观
富川分团四人合影